FFF

FFF

2016年5月31日星期二

中国式婚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按照教科书式的定义,婚姻是爱情的见证.但这仅仅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解释.在中国/儒家文化圈内,婚姻与爱情之间从不曾有过什么交集.
       这不仅仅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也是中国/儒家文化圈内长期专制统治,以及半政教合一的全民洗脑的结果.
      儒家文化倡导的东西本身是没错的,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他过高地估计了人性.就如同共产主义一样,这个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精神实质是类似的,都是主张天下大同,共存共荣的.但是缺陷也与儒家学说一样,对人性过高估计,于是被野心家利用,酿成了20世纪席卷半个地球的红色浩劫.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洪秀全主导的太平天国也是类似的主张和境界.这些学说和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各种清规戒律,却往往无人做得到,导致在实践上,人人都是道貌岸然的状态,这样的社会形态最容易产生扭曲和堕落.
      曾经的欧洲和美国,一度沿袭了老欧洲的传统,人们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将爱情作为圣洁之物,而婚姻只是一个将爱情向社会公开见证,并取得认证的过程.为何西方会有《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作品,因为那里的人们相信,爱情是可以超越一切的,甚至于累世的仇恨,甚至于生命.
      在中国,爱情故事往往是《孔雀东南飞》或者《长恨歌》那样的,亦或是《红楼梦》《西厢记》那种的.无论何种,无论喜悲,都给人一种弥漫着淡淡血痕和莫名忧伤的感觉.可见,在中华文化的世界观中,爱情是一种奢侈之物,奢侈到就连九五之尊也未能如愿.而中国人的世俗主义很快就把这种遗憾转化为了婚姻的物质化."门当户对"这种词汇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内涵和要旨.
      虽说西方也有类似的婚姻物化现象,但那仅限于上流社会之间的政治联姻,像中国/儒家文化圈这样,把婚姻的物化推崇到极致,以至于家喻户晓,成为清规戒律的,可数绝一无二.
      如今的中国,只是一个附着了官僚资本主义,打着社会主义旗号,披着现代化外衣,却又有着独裁统治者的封建国家. 虽然没有了皇帝,但是独夫民贼的一句话,权威却高过皇帝.虽然没有了皇族,但是权贵家族的吸血,却十倍百倍于皇族.虽然没有了宦官,但是官僚阶层的集体堕落,精神高度阉割,其流毒却百倍于宦官.中国原本道貌岸然的传统文化,在共产党的改造之下,又加进了唯物论这种物化人格否定灵魂的邪恶思想,使得其对于人性的禁锢和帝国的巩固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如今浪漫主义褪色的西方,婚姻也渐渐退化成了一直单纯的形式.人们更在乎实质,甚至于不需要这样繁琐的仪式.人们可以永远恋爱而不结婚,或者保持单身,而不用担心任何人的指责.这就是自由的实质之一.
       中国社会依然延续了两千多年一度延续着的封建传统,婚姻物化,将婚姻赤裸裸地包装成一桩赚钱的交易.先前恶政"独子政策",加上女孩"赔钱货"的概念,导致杀害女婴现象严重,以至于祸延今日,造成男女比例失调.如此悬殊的男女比例,加上中国现今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以及一党独裁统治合法性的一再下降,这势必会引发一次新的祸乱,至少是类似于太平天国那种的.
       中国/儒家文化圈的悲剧在于,在历史上,中国一直压迫女性,导致男女无法正常自由相处,这样产生真正爱情的几率便寥若晨星.而在近代(这里的近代指的是从清朝覆亡到现在),女性的地位提高了,却仍未实现实质上的基本平等.发展至今,商品化潮流盛行,于是女性便被高度物化,商品化.这个过程往往是其家长主导的.或者她们自己主导这一过程,将自己主动地打包出售.这其中的形式包括而不限于物化婚姻,还有权色交易,出卖肉体等方式.而随着中国基尼系数的提高,贫富高度分化导致马太效应的显现,这种情况会继续加剧.
       西方文化下,成熟女性大多数是独立自主,自信而有逻辑的人.在中国则不同,有着成年人驱壳的小女孩比比皆是.即便偶尔遇到些相当成熟的中国女性,她们在思想上也往往无法摆脱儒家文化圈的封建流毒,会寻找所谓"安全感".换言之,就是依赖感,事实上是一种父爱的代替品.许多中国女性喜欢比他们大得多的成熟男人,很多是基于这一心态.
       事实上,中国女性也是对西方式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恋爱和婚姻自由有所向往的,尽管这种向往经常掺杂了某些金钱欲望的私货.西方男人在中国女人之中很受欢迎便是一个例子.在西方文化下长大的男性往往更有活力,自信,逻辑性强,这一点是中国/儒家文化圈的男性所无法具备的.因为长期的专制统治,以及在专制统治之下形成的固有文化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他们的每一次公开的个性张扬和直抒胸臆,都会被认为是对帝国权威的挑衅,从而遭致难以承受的惩罚,使得精神和肉体遭受双重打击.于是,在这种武力威吓与精神同化的双重弹压之下,他们选择了保持沉默,渐渐地不再坚持是非正义,变得圆滑世故,胆小懦弱,迎合他人,以求得自我保全.
        未来的中国,很多人寄予厚望.但是在我看来,实在是不值得期待.至少是在我有生之年,中国,这个老大的封建帝国,是不会有什么长足的实质性进步的.进步的可能是一些外在的景观,科技和器物.但是论这个国家的精神实质,是断然不会有什么改变的.而在这个国家,这样的社会中生存的人们,也是断然不会有什么变化的.纵然每个时代都有一批清醒者,但是他们人数太少,力量太弱,面对强大的独裁统治者,他们是全然无力的.纵使一个独裁者垮台了,很快就会有一批新的野心家取代他们,这样的人为数众多而且力量充足,并非几个呐喊着可以喊得倒的.
       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呐喊着,周树人,更著名的叫法是鲁迅.他的文章写于20世纪早期,但是即便在1个世纪之后,看到那些文字,依然觉得字字锥心.所幸的是,我们还能看得到他的文字.也是由于他的文章,产生了一片新的清醒者.然而,在他之后,却再也没有一个勇敢站出来,并能够全身而退的呐喊者了.
       这大概就是中国历史的上限.作为一个普通的帝国臣民,你是无从置喙,亦无从改变的.帝国臣民的命运永远被帝国主宰着,永劫不复地轮回着,在时间的长河中,无限循回往复.

没有评论:

Powered By Blogger